欢迎访问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人文社科办/军工质量办/高等教育研究所!
科技处
网站首页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机械工程学院李振业老师参与申报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3-11-08 10:18      点击:作者:

2023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自然科学奖)

项目名称

高效高分子太阳电池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其聚集态调控

主要完成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黄飞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项目负责人,所有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围绕高分子太阳电池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材料设计、形貌调控等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在新材料设计合成、高分子聚集态调控、高效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和成果,有力推动了高分子太阳电池领域的发展。

2.应磊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1、论文2、论文3的通讯作者,基于自主设计的杂环单元构筑了高效高分子太阳电池材料,揭示了材料的化学结构、电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高效稳定的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通过研究加工溶剂对体异质结薄膜形貌的影响规律,发展了采用环境友好溶剂加工制备大面积全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的有效方法。)

3.张凯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4的通讯作者,提出了利用新型杂环单元构筑高效高分子受体材料的设计策略,实现材料带隙结构、能级结构、聚集态结构的多维度调节,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功率转换效率高达14.4%的高分子太阳电池,为同期国际文献报导的全高分子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引发了领域内的研究热潮。

4.叶轩立(职称:教授;工作单位:香港城市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5的通讯作者,通过构建光学衍射结构增强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对可见光的透射及近红外光反射的新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集发电和隔热功能于一体的高效半透明高分子太阳电池)

5.王小慧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4的通讯作者,基于新型的高分子受体材料,通过高效器件的结构设计及活性层形貌的精细调控,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全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

6.樊宝兵(职称:博士后;工作单位:香港城市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1和论文2的第一作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二氟苯取代侧链的酰亚胺苯并三唑类高分子给体材料,推动了大面积、厚膜有机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发展

7.钟文楷(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4的共同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1、代表性论文2、代表性论文3的参与作者,利用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和共振软X射线散射研究酰亚胺功能化苯并三唑单元的高分子薄膜与弯型的宽光谱吸收的受体高分子薄膜的聚集态结构,实现材料结晶的堆积与取向和相分离的定量分析,建立复杂多尺度的薄膜形貌与光电转换机制的关联。

8.贾涛(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4的共同第一作者,设计合成了具有宽吸收、窄带隙、高消光系数特性的n-型高分子电子受体材料,进一步通过给受体材料结构的协同优化,为高效全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的实现提供了材料基础。

9.孙辰(职称:无;工作单位:红杉中国;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5的共同第一作者,研发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半透明、质轻的薄膜,可使玻璃窗成为发电设备和隔热设备。这种新型玻璃薄膜能同时满足透光、阻隔热量和采光发电3个要求

10.李振业(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南华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3的第一作者,开发了采用绿色环保溶剂环戊基甲醚加工有机太阳电池的工艺策略,解决了全聚合物太阳电池有源层形貌难以控制的难题。

11.张荻非(职称:无;工作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1的共同第一作者,基于自主研发的酰亚胺功能化苯并三唑类电子给体材料,通过添加剂筛选与比例优化、后退火等处理方法调控薄膜聚集态形貌,首次获得了性能超过16%的高效有机太阳电池器件

12.张佳滨(职称:博士生;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4的共同第一作者,基于新型n-型高分子电子受体材料,通过改变给体材料、给受体比例、加工溶剂、添加剂比例等手段,对基于高效高分子受体材料的全高分子薄膜形貌进行优化,实现了高效的全高分子太阳电池器件。

13.夏若曦(职称:无;工作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代表性论文5的共同第一作者,负责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的光学设计,包括材料的光学常数分析,光学模型建立,光学模拟计算,以及光学结构设计,综合提升器件的效率、透光性和隔热能力。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论文 1< Achieving over 16% efficiency for single-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Science China Chemistry2019, 62, 746-752、第一作者:樊宝兵、张荻非、李美静、通讯作者:应磊、黄飞>

论文 2< Fine-tuning of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hotoactive 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photovoltaicsNature Energy, 2018, 3, 1051-1058、第一作者:樊宝兵、通讯作者:应磊、李宁、黄飞>

论文 3< A generic green solvent concept boosting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ll-polymer solar cells to 11%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12, 157-163.、第一作者:李振业、通讯作者:应磊、李宁、黄飞>

论文 4<14.4% efficiency all-polymer solar cell with broad absorption and low energy loss enabled by a novel polymer acceptorNano Energy, 2020, 72, 104718、第一作者:贾涛、张佳滨、钟文楷、通讯作者:张凯、王小慧、黄飞>

论文 5< Heat-Insulating Multifunctional Semitransparent Polymer Solar CellsJoule, 2018, 2(9): 1816-1826第一作者:孙辰、夏若曦、通讯作者:黄飞、叶轩立>

 

上一条:(2023年12月11日截止)关于发布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双碳”专项项目(二)——“工程与材料领域低碳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指南的通告

下一条:关于公开选聘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流动编制工作人员的通知

关闭

Copyright © 2020 南华大学 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人文社科办/军工质量办/高等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邮编:421001